400-315-2188

江南·APP新闻资讯
洋浦:货物江南app贸易进出口总值约占海南“半壁江山”发布日期:2023-12-23 23:07:43 浏览次数:

  江南app洋浦港并不大。站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办公楼顶层往下看,码头岸线万标箱的吞吐量,与上海、宁波、深圳等千万标箱吞吐量的港口相比,洋浦仍有差距。

  洋浦港的未来空间很大。当你来到洋浦展示馆,站在洋浦航线示意图前,就会发现答案——

  洋浦地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上海—大阪国际海运主航线中间节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背靠前景广阔的东南亚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也是国内经营主体“走出去”、境外资本人才“引进来”的重要平台……

  今年1月至11月,儋州洋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2.9亿元,占全省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6.8%。来来往往的货物间,连接着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的密码。

  12月20日,在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厂区,多条PTA、PET生产线高速运转。上个月,该公司年产250万吨PTA和180万吨PET的二期项目陆续投料试车,总投资80亿元。

  二期项目达产后,公司PTA和PET的产能将分别达到460万吨和380万吨江南app,总产值超过300亿元,纳税将超10亿元。

  在二期项目的带动下,今年1月至11月,海南逸盛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亿元,其中进口56亿元,出口38亿元,进口产品主要有PX、乙二醇、二甘醇、甲醇和煤等。

  PX是生产PTA的原料,而PTA又是生产PET的原料;乙二醇、二甘醇和甲醇,是生产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主要原料。

  “我们公司进口的产品主要来自东南亚和中东。”海南逸盛有关负责人说,“生产出来的PET产品,再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北非。”

  12月21日,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港宏瑞福”货轮缓缓地靠泊2号泊位。该货轮从孟加拉国经新加坡中转,最后抵达洋浦,进口货物从这里上岸,然后被送往厂家。

  “近年来,从我们集装箱码头上岸的产品越来越多样,其中内贸货物有原纸、文化纸、木浆、耐火材料、花土、育苗基质等;外贸货物有椰子、原木、木薯淀粉等。”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生产操作中心副总经理许琳祥说,海南的外贸货物主要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海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海南进口贸易取得快速发展,进口清单上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2019年,洋浦口岸申报进口货物总值500.5亿元,其中,进口农产品4.1亿元,进口煤炭4.8亿元,无进口金属矿及矿砂记录。今年前11个月,洋浦口岸申报进口货物总值683.9亿元,其中,进口农产品51亿元,进口煤炭10.8亿元,进口金属矿及矿砂2.9亿元。

  随着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货物贸易量也呈现逐渐增长态势。2023年1月至11月,洋浦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7.14万标箱,同比增加4.08%;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5323.11万吨,同比增长8.91%。

  12月21日上午,在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成品油码头,“悉尼”轮正在进行卸货作业,此次将卸柴油1.2万吨。过了一会,“托姆比阿特丽斯”轮缓缓靠泊,准备卸下3.96万吨煤油。这两艘成品油轮均是从韩国过来的。截止到当天,今年该公司成品油码头靠泊作业的货轮已达481艘次。

  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是洋浦最大的贸易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油品经营和贸易服务,涵盖汽油、航煤、柴油、燃料油四大类油品。油品来源包括海南炼化、茂名石化、广州石化等国内炼油厂,部分油品从国际市场采购。

  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好机遇,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

  “今年1月至11月,我们公司的进出口量为286.2万吨,进出口额152.3亿元。”中石化(香港)海南石油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副经理梅波说,出口范围也从东南亚扩展到了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中东、欧洲等地,涵盖RCEP国家以及大洋洲、欧洲等地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东盟、澳大利亚、欧盟已成为海南前三大贸易伙伴。

  离海南逸盛不远处,是今年投产的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该项目超50%的乙烯原料来自东南亚、中东等地,而生产的聚丙烯、聚乙烯等产品全部用于出口。随着项目投产,预计到“十四五”末,项目生产的聚丙烯、聚乙烯等乙烯下游产品的出口比例将提升至50%。

  “今年1月至11月,海南炼化成品油出口158万吨,出口货值11.8亿美元;化工产品出口约20万吨,主要产品有PX、MTBE、聚烯烃等,出口货值1.84亿美元,两项合计总出口量178万吨,总货值13.64亿美元。”海南炼化发展与销售部经理董昌宏说。

  许琳祥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从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出去的货物很多,其中内贸货物主要有原纸、文化纸和漂白阔叶木浆等;外贸货物主要有铜版纸、聚丙烯和PET等。而经洋浦中转出口到东南亚地区的货物主要有建材、冻鱼、煤炭等;经洋浦中转到国内华东、华南市场的进口产品有椰子、仪器设备等。

  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海南进出口的产品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数据显示,机电、医药化工、医疗设备、各类奢侈品等高端产品的贸易量占比不断增加,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今年1月至11月,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01.4亿元,同比增长15.5%,超去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其中,儋州洋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2.9亿元,占全省同期进出口总值的46.8%。

  此外,得益于海南离岛免税政策,今年前11月,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07亿元,同比增长26.1%;免税购物人数623万人次,同比增长59.6%。

  “洋浦口岸进出口贸易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江南app,就是进出口商品数量增长快,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也在增多。”洋浦海关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2019年,洋浦口岸出口商品共42种,进口商品共88种,今年前11个月,洋浦口岸出口和进口的商品分别增加到了636种和775种。2019年,洋浦口岸出口国家和地区79个,进口国家和地区52个,今年前11个月,出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43个,进口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01个。

  窥一斑而知全豹,上述数字的变化表明,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海南进出口的商品日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

  是哪些因素推动海南货物贸易增长如此之快?在洋浦海关综合业务处三级主办符贞坤看来,主要得益于3张“零关税”清单(进口原辅料、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产设备)、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海南自贸港多项优惠政策的持续释放。

  以洋浦海关辖区为例,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实施以来江南app,阀门、机器等进口产品货值累计12.7亿元,减免税款2.5亿元;原辅料“零关税”方面江南app,木片、对二甲苯、煤等进口产品货值累计81.7亿元,减免税款11.1亿元,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

  截至今年10月,省内已有21家企业开展加工增值内销业务,货值45.2亿元,免征关税3.8亿元,涵盖食品加工、医药医械、生物制品、首饰加工等产业。

  今年4月,洋浦保税港区首批11项政策措施扩区试点,扩大到整个洋浦经济开发区范围,包括加工增值免关税、简化企业申报、“两头在外”保税维修、精简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进一步惠及更多企业。在政策措施扩区试点红利的带动下,截至今年11月底,洋浦已有9家企业享受到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红利,内销货物货值累计39.9亿元,占全省的86.16%;减免税款3.3亿元,占全省的78.58%。

  “预计今年儋州洋浦加工增值企业的产值将达到50亿元,2024年将突破100亿元,实现连续3年产值翻番的跨越式增长。”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启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了政策的带动,还有航线的带动。“货物贸易增长的一大动因是航线的加密。”洋浦交通运输和港航局港航物流发展科负责人周昌懋告诉海南日报记者,2020年以来,洋浦新开通航线条,截至目前,累计开通内外贸航线条,内贸航线条,基本实现了国内沿海和东南亚地区主要港口全覆盖,其中3条洲际远洋航线通达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围绕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也在谋划未来发展之路。“未来,我们将聚焦服务于国内沿海与东南亚(含RCEP成员国)江南app、南亚、非洲之间,东南亚、南亚与北美之间,东南亚与南美、澳新之间三大货物贸易市场,不断优化航线,加密航班,拓展外贸中转业务,让海南货物通江达海。”许琳祥说,通过增加航线,将货运的触角延伸至美洲、中东、欧洲等区域。

  从港口出发,与世界相连。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从洋浦港口延伸出去的一条条航线,犹如贸易的血管,货轮就像奔流不息的血液,载着货物奔赴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