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315-2188

江南·APP新闻资讯
协同发展十载 京津冀外贸节节攀江南app高发布日期:2024-04-06 14:24:10 浏览次数:

  江南app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谋篇落子的第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10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亦在外贸领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海关数据显示,京津冀区域外贸总值在10年中连跨两个万亿台阶,由2014年的3.7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5.03万亿元,增长34.4%。

  受访专家认为,京津冀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得益于国家开放政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利好。未来,京津冀区域应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支持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发展,借鉴参考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先进做法江南app,不断用好人才优势,进一步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回首过往10年,京津冀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可谓亮点频频:

  贸易结构持续升级。2023年京津冀区域成品油、汽车、汽车零配件出口值分别增长10.4%、114.5%、17.9%,增速均高于全国同类商品出口增速。成品油出口量、出口值占全国成品油出口总量、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尤值一提的是,近年来三地“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强劲,2021年、2022年、2023年出口总额分别为129.7亿元、302.7亿元、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5%、133.3%、37.1%,在全国“新三样”产品出口中的占比连续提升。

  跨境贸易协同开放效率进一步提升江南app。三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京津冀协同服务”,为企业提供北京空运、天津海运和河北铁运业务功能和数据信息。创新推出的“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已适用于京津冀全部类型进出口集装箱货物,进口货物提箱用时由原来1~2天压缩至最短1.5小时,出口货物集港预期由5天压缩至1~2天。数据显示,2023年,经京津冀三地口岸进出口货物3.08万亿元,比2014年增长28.3%。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2014年,京津冀海关率先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进出口通关时间大幅压缩。2018年以来,京津两关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连续6年开展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助力中国跨境贸易全球排名从第97名提升至第56名。自2022年1月1日RCEP落地生效以来,三地企业享受关税减免3.87亿元。截至目前,京津冀区域综合保税区数量已由2014年的2个增至11个,实现外贸进出口4513.3亿元,比2014年增长10.2倍,占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的7.1%,占比提升4.1个百分点。

  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持续释放新活力。在年产箱包8亿只的“中国箱包之都”河北白沟,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已有上千家,阿里国际站、亚马逊、亿贝等20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在白沟设有服务中心。通过企业自建和共建海外仓,白沟已累计建成和在建19个海外仓。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第三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之一,白沟箱包市场在激活经营主体、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经济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白沟箱包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值71亿元,同比增长85%。

  在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看来,过去10年间京津冀区域外贸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国家开放政策的有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第一个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系列开放政策的相继推出,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特别是对外开放领域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薄文广告诉国际商报记者。

  与此同时,薄文广认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是推动京津冀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江南app。10年来,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正努力成为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此外,京津冀9个规划机场全部实现通航江南app、“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等均为京津冀区域的外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已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但京津冀地区外贸发展仍有较大潜力亟待释放。”薄文广表示,首先,服务贸易与数字贸易应是京津冀区域下一阶段外贸的重点发力方向。“近年来,北京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迅猛。应以北京为引领,特别是利用好每年服贸会的机遇,推动三地服务贸易携手高质量发展。”

  其次,京津冀区域亦可借鉴长三角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先进经验。近年来江南app,浙江舟山瞄准油气全产业链持续发力,从传统的以“渔、港、景”为重点成功转型为以“石油石化等大宗商品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薄文广看来,舟山的探索经验与发展模式对于京津冀区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京津冀区域应更好地挖掘大宗货物运输背后的发展增长点,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从而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再次,京津冀区域还应用好本地突出的人才优势。“京津冀区域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研发中心密集,科研资源与人才资源十分丰富,应集中优势资源开展重大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三地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薄文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