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315-2188

江南·APP新闻资讯
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进出口数据并正面回应了…江南app…发布日期:2023-08-31 22:01:45 浏览次数:

  江南app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年7月13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了2023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吕大良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总的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需减弱对我外贸的直接影响仍在持续。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更多务实有效的措施发挥效力,外贸经营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

  此外,吕大良在后续的答记者问环节中,正面回应了媒体提出的关于如何评价上半年外贸整体运行情况、如何看待近两个月外贸增速回落出口负增长以及国内外公布的进出口数据走势差异较大等问题。

  A:上半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缩外溢效应显现,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较多,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总体是符合预期的。具体有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一是外贸活力走强。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4万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不断扩容江南app,同比增加8.3%,外贸经营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同时,民营企业也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上半年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6.8个百分点,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7%,拉动整体增长4.4个百分点。

  二是外贸结构更优。从贸易方式看,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65.5%,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从区域布局看江南app,中西部地区、东北三省开放发展步伐加快,上半年进出口分别增长2.8%、4.5%,分别高出整体增速0.7个和2.4个百分点,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21%,区域发展更趋平衡。

  三是外贸动能汇聚。在外贸承压的态势下,我国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不断汇聚外贸新动能。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34.3%;同期,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7%和10.5%,国际市场更加多元。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8.6%和26.4%,开放平台作用发挥明显。“新三样”产品,也就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

  Q:近两个月外贸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A: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总体是平稳的,同比看起来似乎走得“慢”了一点,但环比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二季度环比增长,最近连续两个月的环比也是增长的,平稳发展是有支撑的。同时,平稳发展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规模看,保持了增长,而且增量可观。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保持增长,规模创下了20.1万亿元的新高点,这在历史同期上是第一次,是里程碑式的新突破。这一突破,是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取得的,也是在防疫物资和“宅经济”产品等前期“一次性拉动因素”消退的情况下取得的,实属不易。从增量上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加了4000多亿元,形象地说,这就相当于我们国家去年一整年300多万辆汽车出口的总值。

  二是从支撑来看,数量在增加,增长更扎实。价格和数量是影响贸易规模的两大表观因素,经测算,一季度,我国进口、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减少。进入二季度,进口、出口数量同比转为“双增”,当季进口数量增加了5.9%,出口数量增加了2%,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能源产品等进口量、汽车等出口量同比增速均超过两位数。贸易量的增加带动贸易规模的增长,意味着我国外贸进出口基础坚实,是实实在在的增长。

  三是从全球看,优势巩固,份额有升。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江南app,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了较强韧性,竞争优势稳中加固。我们根据WTO公布的最新国际数据进行了测算,前4个月,我国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了小幅提升,可见我们外贸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但当前我国外贸确实有压力、有起伏、有挑战,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加上良好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生产能力,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同时,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陆续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综合效应正在持续显现,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仍然具有坚实的支撑,2023年全年我们有信心继续巩固市场份额,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Q:在全球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与国内外多个关联性经济指标相比较的话,走势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说,国内的出货值或者外汇收支以及国外的一些外贸数据,都存在比较大的走势差异。如何看待?

  A:海关统计是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的官方统计。一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海关法、统计法、海关统计条例、海关统计工作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遵循国际货物贸易统计标准江南app,依据海关报关行政记录,如实江南app、客观、完整记录我国外贸进出动。也就是说,依法、依规则、依标准统计,以及基于行政记录统计,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海关统计数据具有充分完备的法律保障和坚实可靠的制度方法基础。

  对于不同经济指标之间的差异问题,我们也关注到一些观点。不同的经济指标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记录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和状态,指标内涵、统计口径和采集方式等是有区别的,既相关又不同。

  以出货值和出口值为例,这两个指标虽然都带有“出口”两个字,但是确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是统计对象的不同,前者统计的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或者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后者统计的是所有企业实际出口货物价值;二是统计的时点不同,前者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际销售时间为准,后者是以海关结关日期为准等等。加上其他的一些区别,导致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两者在大的趋势上是较为一致的,但在个别月份历史上出现背离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再说国际收支货物贸易统计和海关货物贸易统计,两者都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但也存在不同。一是统计标准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标准,后者采用的是联合国货物贸易统计标准。二是统计范围不同,前者以货物的所有权是否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转移为依据来确定统计的范围,后者以货物是否跨境为依据来确定统计范围。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以我们用的手机为例,如果是来料加工以后内销的手机,前者统计的是内销手机的全值,后者统计的是进口料件的价值。

  还有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进出口统计差异问题,理论上讲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是互为镜像的,但实际情况更加复杂,所以我们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统计国际合作,进行统计数据比对,这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从实际情况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统计标准,进口是按原产国(地区)统计的,出口是按最终目的国(地区)统计的。在存在第三方转口的情况下,贸易伙伴国别统计不对应会产生比较大的数据差异,这是造成双边贸易统计差异的最主要原因。同时,造成差异的还有统计价格的差异,比如出口是以离岸价格统计,进口是以到岸价格统计。此外,汇率的波动、统计时间的差异等也都是形成统计差异的客观原因。

  编制并公布进出口货物贸易统计是海关的法定职责,海关也在不断推动海关统计制度方法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持续夯实海关统计的工作基石,确保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